生产管理制度 |
发布日期:2013-09-03 作者:凯易通软件 |
生产管理制度
目 录
1、工艺技术管理制度…………………………………………3
2、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7
3、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管理制度 …………………………16
4、仪表连锁管理制度 ………………………………………28
5、重要机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30
6、生产岗位管理制度 ………………………………………34
7、工艺指标管理规定 ………………………………………36
8、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规定 …………………………………38
9、交接班管理制度 …………………………………………40
工艺技术管理制度
工艺技术管理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文明生产而制定的某些有约束性的规定,工艺技术管理是确保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法规之一。
1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生产中的工艺技术管理。
2 组织职责
2.1 公司工艺技术管理由厂技术科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技术厂长主管。
2.2 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分厂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科和分厂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等活动。
2.4 技术科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3 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 本厂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科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实施。
3.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3.4 技术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四 工艺变更
4.1 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4.2 工艺变更程序
4.2.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工艺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技术部,并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
4.2.2技术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技术总工审批。
4.2.3工艺变更后,由技术部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2.4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公司技术部制定技术方案,并由公司组织技术审定委员会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
五 生产过程管理
5.1 技术部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
5.2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技 术科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 发放产品质量跟踪单,由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标识控制与跟踪。
5.3 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技术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
5.4 关键过程管理
5.4.1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
5.4.2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厂技术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技术科定期检查。
5.4.3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技术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状态。
6 工艺事故的管理
6.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6.2 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6.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6.4 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
7 工艺质量记录管理
7.1 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中控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序能力分析记录,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件等。
7.2 工艺质量记录要求
7.2.1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
7.2.2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
7.2.3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杠改,杠改率≤3‰。
7.2.4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7.3 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
工艺记录由车间工艺员负责收集保管,技术科工艺质量记录由工艺负责人保管。
8 奖惩办法
8.1 对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奖励办法按公司及工厂有关文件执行。
8.2 对违反工艺管理规定,对产品质量和消耗造成影响,违反工艺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人员进行考核,按《专业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的润滑和定期加油换油、预防性试验、定期校正精度、设备的防腐和一级保养等。
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简称例保,是指操作工每天在设备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必须进行的工作。
三、日常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是:操作者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经常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并在班前、班后填写记录;应保持设备完整,附件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无损;要经常擦拭设备的各个部件,保持油垢、无漏油,运转灵活;应按正常运转的需要,及时注油、换油,并保持油路畅通;经常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备可靠,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通过设备维护保养,达到“整齐、清洁、安全、润滑”。
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合理,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零部件无缺损。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灰尘,无黑污锈蚀;各运动件无油污,无拉毛、碰伤、划痕;各部位不漏水、漏气、漏油;切屑、垃圾清扫干净。润滑:按设备各部位润滑要求,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齐全,油毡、油线清洁,油标醒目,油路畅通。
安全:要求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和交接班制度;操作工应熟悉设备性能、结构和原理,遵守操作规程,正确、合理地使用,精心地维护保养;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可靠,受压容器按规定时间进行预防性试验,保证安全、可靠;控制系统工作正常,接地良好,电力传导电缆按规定时间、要求进预防性试验,保证传输安全、正常,无事故隐患。
四、日常维护保养对操作工的要求
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只有“严”字当头,正确、合理使用,精心地维护保养,认真管理,切实加强使用前、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的检查,及时地、认真地、高质量地消除隐患,排除故障。要做好使用运行情况记录,保证原始资料、凭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要求操作工能针对设备存在的常见故障,提出改善性建议,并与维修工一起,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减少故障发生频率和杜绝事故发生,达到维护保养的目的。因此,要求设备操作工:
1、在开机前
(1)检查电源及电气控制开关、旋扭等是否安全、可靠;
(2)各操纵机构、传动部位、挡块、限位开关等位置是否正常、灵 活;各运转滑动部位润滑是否良好,油杯、油孔、油毡、油线等处是 否油量充足;检查油箱油位和滤油器是否清洁。
在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能开机试运转。在启动和试运转时,要检查各部位工作情况,有无异常现象和声响。检查结束后,要作好记录。
2、在使用过程中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不要违章操作。
(2)设备上不要放置工、量、夹、刃具和工件、原材料等。确保活动导轨面和导轨面接合处无切屑、尘灰,无油污、锈迹,无拉毛、划痕,研伤、撞伤等现象。
(3)应随时注意观察各部件运转情况和仪器仪表指示是否准确、灵敏,声响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直到查明原因、排除为止。
(4)设备运转时,操作工应集中精力,不要边操作边交谈,更不能开着机器离开岗位。
(5)设备发生故障后,自己不能排除的应立即与维修工联系;在排除故障时,不要离开工作岗位,应与维修工一起工作,并提供故障的发生、发展情况,共同作好故障排除记录。
3、当班工作结束后
无论加工完成与否,都应进行认真擦拭,全面保养,要求达到:
(1)设备内外清洁,无锈迹,工作场地清洁、整齐,地面无油污、垃圾;加工件存放整齐。
(2)各传动系统工作正常;所有操作手柄灵活、可靠。
(3)润滑装置齐全,保管妥善、清洁。
(4)安全防护装置完整、可靠,内外清洁。
(5)设备附件齐全,保管妥善、清洁。
(6)工具箱内量、夹、工、刃具等存放整齐、合理、清洁,并严格按要求保管,保证量具准确、精密、可靠。
(7)设备上的全部仪器、仪表和安全装置完整无损,灵敏、可靠,指示准确;各传输管接口处无泄漏现象。
(8)保养后,各操纵手柄等应置于非工作状态位置,电气控制开关、旋扭等回复至“0”位,切断电源。
(9)认真填写维护保养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10)保养工作未完成时,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保养不合要求,接班人员提出异议时,应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 为了保证设备操作工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规定每班工作结束前和节、假日放假前的一定时间内,要求操作工进行设备保养。对连续作业不能停机保养的设备,操作工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擦拭、检查、保养,完成保养细则中规定工作内容并达到要求。
五、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
1、日常维护保养:班前班后由操作工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给予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2、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工辅导,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油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个部位。
3、三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局部恢复精度,满足加工零件的最低要求。
(二)“三好”“四会”的内容
实行“三级保养制”,必须使操作工对设备做到“三好”“四会”的要求:
1、“三好”的内容:
(1)管好:自觉遵守定人定机制度,凭操作证使用设备,不乱用别人的设备,管好工具、附件,不丢失损坏,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好用,线路、管道完整。
(2)用好:设备不带病运转,不超负荷使用,不大机小用、精机粗用。遵守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细心爱护设备,防止事故发生。
(3)修好:按计划检修时间,停机修理,积极配合维修工,参加设备的二级保养工作和大、中修理后完工验收试车工作。
2、“四会”的内容
(1)会使用:熟悉设备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懂得加工工艺,正确使用设备。
(2)会保养:正确地按润滑图表规定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油线、油毡、滤油器清洁,认真清扫,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漆见本色、铁见光。按规定进行一级保养工作。
(3)会检查:了解设备精度标准,会检查与加工工艺有关的精度检验项目,并能进行适当调整。会检查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
(4)会排除故障:能通过不下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发现设备的异常状况,并能判断异常状况的部位和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发生事故,参加分析,明确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做出预防措施
六、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1. 设备日保
1.1 保养周期:每班1次,10-15分钟。
1.2 保养执行人:设备操作工实施,维修工检查。
1.3 保养内容:对分管的设备进行一次表面擦拭、一次目视检查和加油润滑,保持设备整洁、清洁、润滑、安全。
2 设备周保
2.1 保养周期:每周1次,1个小时。
2.2 保养执行人:设备操作工实施,维修工检查。
2.3 保养内容:对分管的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加油润滑、紧固、调整、除锈等,使设备清洁、润滑,保持良好的状态。
3 设备月保
3.1 保养周期:每月1次,4个小时。
3.2 保养执行人:设备操作工为主,维修工为辅,设备工程师检查。
3.3 保养内容:对分管的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加油润滑、紧固、调整、除锈;对设备汽路、气路、水路、油路进行检查;清洗规定清洗的部位,疏通油路、管路,更换或清洗油毡、滤油器;对易埙坏部件进行精度检测,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设备得到全面的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七、 设备计划检修
1 设备小修
1.1 小修周期:设备工作达到小修时数。
1.2 修理执行人:设备维修工为主,操作工为辅,设备工程师帮助并检查。
1.3 修理内容:按照《设备使用维护手册》规定的小修内容执行。主要对设备故障部分进行分解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
2 设备中修
2.1 中修周期:设备工作达到中修时数。
2.2 执行人:设备维修工、设备工程师为主,操作工为辅,设备治理部经理和工厂治理技术人员帮助并检查。
2.3 修理内容:按照《设备使用维护手册》规定的中修内容执行。对设备进行分解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测试电路、电机绕组、电器元件是否良好可靠,使设备技术状况全面达到完好标准。
3 设备大修
3.1 大修周期:设备工作达到大修时数。
3.2 执行人:工厂组织修理小组实施或请承修单位实施。
3.3 修理内容:按照《设备使用维护手册》规定的大修内容执行。对设备进行全部分解检查和修理,按大修标准更换磨损件;清洗更换管路、油路、滤网、滤芯,更换润滑油、脂;对电器元件、电机进行分解检查、测试、维护、修理;对设备外表进行除锈、板金、防护,全面恢复设备的性能,达到完好标准。
八、 设备巡查点检
1 设备日查
1.1 检查周期:每班1次。
1.2 执行人:设备操作工、维修工、维修班长和设备工程师。
1.3 检查内容:
1.3.1 一级巡查点检:设备操作工,按照《设备日点检表》规定的检查部位、标准,重点检查所操作的设备润滑、保养、完好、清洁维护、按章操作等情况和设备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逐级上报,并认真填写《设备日点检表》,作好具体记录。
1.3.2二级巡查点检:设备维修工,按照《设备巡查点检记录表》规定的检查内容、标准,重点检查维修工自己负责检查的部位;检查一级点检人履行点检职责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处理不了的要逐级上报,并认真填写《设备巡查点检记录表》,作好具体记录。
1.3.3 三级巡查点检:设备维修班长和设备工程师,检查一二级点检人员履行点检职责情况;检查非生产设备状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处理不了的要逐级上报,并作好具体记录。
2 设备周查
2.1 检查周期:每周至少1次。
2.2 执行人:设备工程师、设备治理部经理。
2.3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解决日查反映的问题;检查一二三级点检人员履行点检职责情况;对所有生产和非生产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及时向厂领导汇报,并做好记录。
3 设备月查
3.1 检查周期:每月至少1次。
3.2 执行人:设备治理部经理、生产部经理。
3.3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解决点检人员反映的问题;检查各级点检人员履行点检职责情况;对所有生产和非生产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沧州临港友谊化工有限公司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以下简称“仪表设备”)管理工作,提高仪表设备管理水平,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仪表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仪表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使仪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我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分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分厂、车间参照执行。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
第五条 仪表设备由机动处负责归口管理。各单位在设备管理部门应设相应岗位和专职技术人员。机动处在主管设备管理的副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管理。
第六条 机动处仪表设备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执行集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规定。
(二)组织制定和修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
(三)检查各单位执行仪表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的情况。
(四)参与新建装置、更新或技措等重点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五)负责审批公司各单位上报的仪表设备零购、更新计划,汇总到供销部采购,负责审批公司各部上报的仪表设备报废、仪表检修计划。
(六)负责审查或制定公司各单位仪表设备及其系统的技改技措项目计划。
(七)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按时汇总、上报自动化仪表技术状况表。
(八)负责审核公司重要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参与重要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九)负责组织仪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及管理经验交流。
(十)参加公司仪表设备的重大事故调查与分析。及时上报仪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督促所属各单位及时上报仪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
(十一)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仪表设备台帐及档案。
第七条 检维修部仪表设备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执行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和规定。 (二)参与新建装置、更新或技措等重点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三)上报仪表设备零购、更新、报废及检修计划到机动处。 (四)参加仪表设备及其系统的技改技措项目。 (五)负责仪表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六)参加运行部重要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参与运行部重要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七)组织参加仪表设备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及管理经验交流。 (八)参加仪表设备的重大事故调查与分析。及时上报仪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到机动处。 (九)建立健全仪表设备台帐及档案。 (十)制定仪表设备零购、更新、报废及检修计划。
第三章 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
第八条 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是全过程管理中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竣工、投运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使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必须重视前期管理工作。
第九条 仪表设备规划主要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方向、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需要、仪表设备发展动态等因素。仪表设备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企业仪表设备规划。
第十条 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参与新建、改扩建等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设计审查,对设计选型的可靠性、维修性、适用性、经济性、先进性、安全性提出要求,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第十一条 仪表设备购置要坚持质量第一、性能价格比高和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原则,严格进厂质量验收,进口设备应有必备的维修配件。
第十二条 在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负责仪表设备施工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具有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仪表设备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及《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H3521-1999)进行。
第十三条 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参与或负责仪表设备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调试、竣工资料移交等方面的工作。施工单位在移交时,竣工验收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H3521-1999)进行,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交接。要做到竣工资料齐全,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
(一)工程竣工图包括(装置整套仪表自控设计图纸及竣工图); (二)设计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文件 (三)隐患工程资料和记录; (四)仪表安装及质量检查记录; (六)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五)电缆绝缘测试记录; (七)仪表风和导压管等扫线、试压、试漏记录 (八)仪表设备和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九)仪表校验和试验记录; (十)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记录; (十一)仪表设备交接清单; (十二)报警、联锁系统调试记录; (十三)智能仪表、DCS、SIS、PLC组态记录工作单; (十四)未完工程项目明细表等。
第十四条 仪表设备投用前,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设备的特点编制相关规程,开展技术培训、事故预案演练等工作。
第四章 仪表设备分类
第十五条 仪表设备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 (一)过程控制系统; (二)检测仪表; (三)控制仪表; (四)联锁回路仪表; (五)在线分析仪表; (六)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七)特殊仪表; (八)其它仪表。
第五章 常规仪表管理
第十六条 常规仪表是指一般情况下通用的检测仪器仪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辅助单元及其附件、化验分析仪器仪表等。
第十七条 常规仪表选型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仪表选型应综合考虑其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经济性。 (二)选用的仪表应是经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取得制造许可证的合格产品。优先选用经GB/T19000或ISO9000标准认证的产品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在工程设计中不得采用未经工业鉴定的试制仪表。 (三)仪表选型应考虑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主流机种力求统一。 (四)仪表选型应有利于全厂或区域性的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有利于系统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 (五)对于新建或改造装置的常规仪表配置、选型应遵循《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3005-1999)之规定,各企业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参与或组织对设计资料进行审查。
第十八条 防爆型仪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危险场所使用的仪表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要求。防爆型仪表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的防爆标志。危险场所仪表的安装,配线必须符合防爆类型及等级的技术要求。 防爆型仪表检修时不准更改零部件的结构,材质。 在危险场所对原有的防爆型仪表进行更新、改造时,必须审定仪表的防爆性能,不得随意降低防爆等级。 在危险场所新增仪表测控回路及其他回路,其防爆等级不得低于区域内其它仪表防爆等级。
第十九条 放射性仪表现场要有明显的警示标记,安置使用应符合国家规范。
第二十条 常规仪表的使用、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和检修要求。 (一)检维部应建立和健全常规仪表运行、维护、校验、检修等各种规程和管理制度。 (二)仪表设备的操作及维护保养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三)特殊仪表的维护人员应接受专门培训,才能进行仪表的维护调校工作;放射性仪表应指定专职维护人员,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严格执行仪表设备的定期检查、强制保养制度,搞好计划检修工作。备用仪表应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五)仪表运行时如发现异常或故障,维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对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做好记录。 (六)各种标准仪器应按有关计量法规要求进行周检,严禁使用超期未检或检定不合格的标准仪器。 (七)当对参加联锁的常规仪表进行维护检修时,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第七章的要求进行。 (八)常规仪表的检修一般随装置停工检修进行,在检修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修计划,准备必要的备品备件、检修材料、工具和标准仪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检修网络图。需要外委的检修项目应办理外委审批手续。 (九)仪表检修按《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SHS07001~07008-2004)要求进行;在每个检修周期内,应对每台仪表进行检查校验。 (十)仪表单机校验后应进行回路联校,参加联锁的仪表还应进行联锁回路确认。
第二十一条 压力表 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表安装前应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划出指示最高或最低压力的红线,压力表校验后应加铅封。压力表应根据工作压力选用。压力表表盘刻度极限值不应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
第六章 控制系统管理
第二十二条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IPC)以及在先进过程控制(APC)和优化过程控制(OPC)系统中使用的上位计算机等。
第二十三条 机动处、仪表队应参与公司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验收等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十四条 新建或改造装置控制系统的规划和选型或在原有控制系统进行开发升级改造,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对设计资料进行审查。控制系统的配置、选型,既要保证满足装置生产控制的要求,又要具有较高的技术先进性。
第二十五条 对已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统,如果生产工艺要求改变控制方案,或增加仪表回路,应由装置提出,运行部到生产处办理审批手续后到机动处,由机动处负责安排仪表人员实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二十六条 对控制系统机房的管理,达到以下要求: (一)机房必须定专人管理。 (二)机房环境必须满足控制系统设计规定的要求。 (三)机房内严禁带入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不得在机房内堆放杂物,机柜上禁放任何物品。 (四)机房内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五)机房电缆通道要有防鼠设施,以防鼠害。
第二十七条 控制系统的备件管理,达到以下要求:
(一)备品配件要有专门的帐卡,要随时掌握备件配件的储备情况,保持一定数量的备品配件储备,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保管储存控制系统备品配件的环境,必须符合要求的保管条件。 (三)在装置停工检修期间,要对备件进行通电试验,确保其处于备用状态。
第二十八条 为防止病毒感染,严禁在控制系统上使用无关的软件,也不得进行与控制系统软件组态无关的作业。做备份用的移动硬盘、光盘等不准另作他用,也不准在其他计算机上使用。控制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间应采取隔离措施,以防范外来计算机病毒侵害控制系统,增加信息管理系统必须打报告到机动处,机动处报到公司主管仪表副总工程师批准后安排施工。
第七章 仪表连锁运行
第二十九条 日常维护
按点检制度和点检标准进行点检,并及时填写点检表,检查硬件环境条件(温度、湿度)使其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检查供电系统及接地系统使其符合标准,各电磁站要有防小动物危害的措施,保证电缆接头、端子、转接的插件不被碰撞,接触良好,观察系统状态画面及指示灯状态,确认系统是否正常,检查系统的运转情况,各种过滤网必须定期更换或清洗,周期地做好各谁被的清洁工作,系统中的电池要按期更换,定期对运动机件加润滑油,保证备件的正确存放及条件,建立硬件设备维护方案。工控机开关钥匙要有专人保管,密码注意保密。严格按照操作权限进行操作,系统盘、数据库盘和用户盘必须有备份,要有清晰的标记,应放在金属柜中妥善保管,备份至少有两套,异地存放,应用软件如果有大的变更,必须及时备份,同时要建立系统应用软件备份清单。系统软件及重要用户软件的修改要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后方可进行,用户软件在线修改,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有监护人员,且要做好记录,软件变更要入档,并通知操作人员。
第三十条 故障处理
系统运行时如发生异常或故障,维护人员应及时做好故障处理方案,详细告知工艺人员处理故障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让工艺人员密切监视、做好防范措施。处理故障时必须有人监护,对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应做好记录。
第三十一条 故障处理的一般程序:
1、观察及诊断故障现象
听取工艺人员的反映,观察故障的现象,观察画面、检查LED状态,听、看设备的运行状态,调出设备自诊断结果,必要时可对操作站和外部设备进行离线诊断。
2、分析故障原因
根据故障现象、自诊断结果,及LED指示,分析判断故障原因,找出故障点。
3、故障处理
根据判断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检查系统设备接线、电缆、转接插头,必要时更换设备、模块或软件进行重装。处理故障时要注意人身和设备安全,并注意采取防静电措施。
4、处理结果观察
故障排除后,密切监视系统的运行状况,包括指示灯、显示状态,确认系统工作正常后,通知工艺人员恢复正常操作,同时观察一段时间,填写故障处理记录。
第三十二条 大修
1、大修准备 要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前制定检修方案,制定切实可行检修工作的时间表,准备好使用的工器具、测量仪器、材料和备件,进行系统软件备份。
第三十三条 大修的内容
(1)彻底的卫生清扫工作 对机房做彻底的清洁工作。检查卡件、接线板、接线端子、电缆有无损伤,标记是否完整清晰、缺少,应及时补齐标记。拆下将要清扫的检修部件的接线,小心地按次序拔出卡件。用真空吸尘器吸出操作站内、机柜内各设备上(机架、卡件箱、CRT、接线端子)的灰尘,更换空气过滤网。清除卡件上的灰尘,吸不掉的污物用中性清洗济清洗,清洗后的卡件要依次整齐地放置在干燥通风处。
(2)回装 所有卡件、部件清洗检修后,检查微动开关设定,跨接线连接情况是否有错,核定无误后再按次序将拆下的卡件部件回装到原来的位置。连好接线,接好电缆,拧紧固定螺钉。系统内的电池,下次大修以前超过有效期的,本次大修要调换。
(3)通电调试及诊断 检查卡件插入位置、方向及数量是否正确,电缆接头、接地线连接是否牢固。检查供电系统是否符合要求。按序对全部设备进行通电,测试电压是否正常。进行所有的设备的自诊断。系统软件的恢复。检查系统各显示画面是否正常。按需要对各设备进行离线诊断检查。对冗余部分的动作检查,包括自动备用、手动备用、切换、备用允许/禁止的动作检查。对输入/输出模件的A/D、D/A转换精度进行检查和必要的调整。对参与控制和联锁的设备,要逐点进行精度测试。对指示用的设备,按测量点数15%—20%的比例进行抽检。对发现有问题的设备,应适当扩大抽检的比例。根据生产需要要做必要的软件修改,组态变更。在所有硬件功能检查测试结束后,进行系统联校,作好联校记录。对联锁系统逐回路进行试验,确保动作无误,并得到相关人员的确认。系统软件、用户软件备份。做好检修资料的整理、归档。
(4)外围工程 要提醒相关专业部门做好UPS的性能测试及消防、气防设施检查。
仪表连锁管理制度
一、 总则
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我厂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 基本内容
(1)、仪表的连锁装置是压力容器、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监控手段, 如锅炉的高低限水位报警器,高低限压力报警器,液氨储罐的压力高限报警等都是重要的安全设施,任何人不得私自停用、拆除,损坏时必须及时维修,并做好记录,严格进行交接班工作。
(2) 、隔膜报警器是隔膜泵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发现报警时,要 及时到现场检查泵的运行情况,可通过检查孔判断是否膜片泄露、还是线路的误报警,判断正确后找维修人员及时处理,不得私自停用或关闭报警器电源起动隔膜泵。
(3) 、中间槽、塔釜液位的高、低限报警装置,是回流泵安全运行 及进出料平衡的重要保护手段,发现报警时要及时检查报警源,并相应的做出工艺参数的调整;不得擅自消除其他岗位的报警信号,消除相邻岗位的报警信号,必须及时告知相关岗位操作者知道,以方便其查找原因处理。
(4) 、风泵的压力传感连锁装置,不得私自调整,必需调整时,应 由仪表等专业人员进行,调整后要及时观察调整后的状态是否正确,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5)、责任与权限
1、责任 a) 岗位操作工(或司炉工)对本岗位的仪表连锁装置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负责 b) 对报警器的私自停用引起的后果负责。 c) 对报警器报警时未及时检查处理报警源而引起的事故后果负责。 d) 报警器损坏时,必须正确记录、交接,对交接的不妥负责。
2、权限 (1) 有权要求维修人员及时修理报警器。 (2) 有权要求巡检人员及时检查、确认报警源(如隔膜泵的报警 器)的情况。
(6)、罚则 因私自停用报警装置而引起后果的根据厂规厂法从重处罚。
重要机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为加强对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提高生产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设施安全、稳定、长期满负荷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生产设施。 3、职责:生产部为本制度的具体落实部门,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为日常监督部门。 4、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内容: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坚持生产全过程的系统管理方式;坚持不断更新改造,提高安全技术水平的原则;能及时有效地消除生产设施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确保公司财产和人身安全。
4.1生产设施选购 4.1.1必须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生产设施选购原则,要求做到生产设施运行中,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确保操作工和环境的安全。 4.1.2生产设施管理人员应根据本企业生产特点、工艺要求广泛搜集信息(包括:国际、国内本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设施安全可靠程度、价格、售后服务等),经过论证提出初步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实施。 4.1.3安装、调试、验收、建立档案等。 4.2生产设施使用前的管理工作 4.2.1生产部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开停车方案、设备停修吹扫方案。 4.2.2生产部门制定生产设施维护保养计划,设备定期检查和考核记录。 4.2.3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4.2.4生产部工务负责员工培训。内容包括生产设施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知识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4.2.5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持有有效的操作资格证书,否则不准上岗。 4.3生产设施使用中的管理工作 4.3.1严格执行本制度,由生产部工务人员负责检查落实。 4.3.2生产设施操作工人须每天对自己所使用的机器做好日常保养工作。生产过程中生产设施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 4.3.3为了便于操作工日常维护保养,由生产设施管理人员确定生产设施“点检”位置和技术要求,由生产设施管理人员负责检查实施。 4.3.4预检预修,是确保生产设施正常运转,避免发生事故的有效措施。生产设施管理人员根据生产设施零件的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落实专人负责实施。将生产设施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生产设施从本质上的安全性。
4.4生产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4.4.1生产设施运行与维护坚持“生产设施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精心养护,保证生产设施安全,负责人调离,立即配备新人。
4.4.2操作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 1)自觉爱护生产设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2)管线、阀门做到不渗不漏。 3)做好生产设施经常性的润滑、紧固、防腐等工作。 4)生产设施要定期更换,强制保养,保持技朮状况良好。 5)按照《机器设备管理程序》做好生产设施的运行、维护、养护记录。 6)保持生产设施清洁,场所窗明地净,环境卫生好 4.4.3品质保证部门要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包括原始资料和检维修资料、检测资料,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检测且证件齐全。
4.5生产设施检查制度
4.5.1生产部生产设施维修人员,每两周对生产设施进行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机器设备定期保养计划及实施记录表》上。 4.5.2每半年由使用部门组织维修人员,根据生产需要和生产设施实际运转状况,制定生产设施大修计划。备大修前必须制定修理工时,停歇时间,材料消耗,清洗用油及维修费用。 4.6生产设施更新改造及报废的管理工作 4.6.1生产设施报废的基本原则按公司《机器设备管理程序》及相关规定进行。 4.6.2生产设施报废手续按公司《机器设备管理程序》及相关规定进行。 4.6.3生产设施改造的基本要求 1)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的零部件就可以提高生产设施的综合安全技术水平,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2)生产设施改造要持谨慎负责的态度,不能轻易蛮干,必须按照申请、论证、批准的基本程序运行。
4.6.3严格执行生产设施管理过程中的记录制度
建立生产设施技术管理档案,记载生产设施一生全过程的状态。按照生产设施选购,生产设施维护保养、检修、更新改造、报废处理等程序运行。每个环节的责任人都要填写规定的管理表格或图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签名确认,存盘保存。
生产岗位管理制度
一、员工应该按时上班,上班时间衣着整洁。
二、禁止在岗位吸烟、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
三、上岗时间谢绝探访,不做与工作无关或影响他人工作之事。禁止带小孩或厂外人士在生产岗位玩耍或滥动生产设施,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自行承担。
四、未经允许或与公事无关,员工一律不得进入办公室。
五、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烂、毒品、浓气味等违禁物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之物品进入生产岗位;不得将私人用品放在操作台上。
六、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工艺指标。
七、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及时向车间主任报告,经车间主任确认后,方可再行按要求进行。
八、作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彻离作业现场。
九、在工作时间内,员工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正确使 用仪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料,不得随意乱扔物料、工具,做到文明生产。
十、车间所用器具、物品等,用完及时归位,按指定地点放好;
十一、坚持每天对运转设备、工作现场和所辖区域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
十二、掌握本岗位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十三、必须如实做好车间生产记录;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应当予以拒绝。
十四、员工有责任维护环境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十五、不得私自携带公司内任何物品出厂(除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外)。
十六、对恶意破坏公司财产或盗窃行为(不论公物或他人财产)者,不论价值多少一律交公司总经办处理。视情节轻重,无薪开除并依照盗窃之物价款两倍赔偿或送公安机关处理。
工艺指标管理规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指标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艺指标管理。
2、 管理内容与要求
2.1严格工艺纪律,工艺指标完成率应分别达到公司控制、和车间控制的要求。 2.2公司控制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下达。各车间内控工艺指标,由各车间根据操作规程下达,每年下达一次。 2.3当工艺指标或完成率不适应生产要求时:属于工艺指标,由车间报送生产技术部提出修改意见,经生产技术部审核下达修改通知;属于完成率,由生产技术部修改会同车间协商决定。 2.4公司控制工艺指标在测定频率内每超一次,均应记超指标一次。 2.5公司控制工艺指标需抽查时,由生产技术部提出,中心化验室取样监测,其分析结果报生产技术部。 2.6各级生产工艺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生产岗位督促检查工艺指标的执行情况,遇超值时应督促岗位人员采取措施调整至指标范围内。 2.7中心化验室生产控制分析人员对各岗位生产过程分析,根据生产需要,可增加进行抽查或审核车间岗位项目的频率,发现相差较大时要及时上报。生产技术部根据分析数据对车间监督管理。 2.8各岗位发现厂控工艺指标超值时要及时向生产技术部和所在车间负责人汇报。 2.9各车间在每月2日前,报上月工艺指标执行情况报表给生产技术部。
3、部门间协调关系
3.1本标准由生产技术部管理。 3.2本标准由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协同执行。
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体现工艺纪律的严肃性,加强工艺纪律的检查考核力度,根据《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工艺纪律的内容包括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以及工艺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厂、车间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的管理。
第二章 部门与职责
第四条 技术科是厂工艺纪律检查考核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与考核车间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第五条 车间是工艺纪律的具体执行者,定期自查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并将自查情况于次月2日前上报技术科。
第三章 工艺纪律检查的内容
第六条 规程的检查是对被检查部门正常生产中执行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的检查,目的是通过检查,促进被检查部门提高执行规程意识,保证生产顺行及稳定产品质量。检查时以岗位操作记录、现场仪器仪表显示、现场人员操作情况为主要检查内容。
第七条 工艺管理制度的检查是对被检查单位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情况的检查。工艺管理制度是指《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管理制度》、《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管理办法》、《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规定》等管理制度、办法及规定。
第四章 工艺纪律的考核
第八条 技术科负责对工艺纪律检查情况的考核,列入各部门经济责任制。
第九条 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有关部门,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考核: (一)未经批准随意改动规程的,责令被检查部门限期整改,并在全厂范围内通报,扣1—2分。 (二)工艺技术操作指标超出规程范围的,每发现一项扣0.2分。 (三)对不如实填写操作记录的,发现一次扣0.5分,记录字迹撩草,随意涂该的,发现一次扣0.2分。对不使用岗位操作规程中规定格式的操作记录发现一次扣0.5分。 (四)对现场操作人员违反规程的违章操作,发现一次扣0.5分。 (五)对检查中发现不利于规程的执行的违反工艺管理制度的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在全厂范围内通报,扣1分。
交接班管理制度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连续工作岗位的人员实施规范的交接班的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范围内连续倒班岗位的交接班。
2 引用标准
2.1 XXXX公司企业管理标准。
3 管理职责
3.1 劳资科负责督促分厂等二级单位交接班制度的制订,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考核。 3.2 车间等二级单位负责本单位交接班工作制度的制订、实施、检查与考核。
4 管理内容及要求
4.1 接班准备: 4.1.1 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十五分钟到达本岗位。 4.1.2 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做好上岗准备。 4.1.3 接班前由班组长召开班前会,并进行考勤。 4.1.4 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运行和生产情况。
4.2 交班准备:
4.2.1 当班人员必须在规定的记录本上填写好设备运行、点检和生产等情况,并要求字迹清楚,记录齐全。 4.2.2 必须将工具、仪表、备品备件和有关资料如数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 4.2.3 做好岗位辖区内文明卫生工作。 4.2.4 做好设备维护和生产准备工作,为下一班生产创造条件。
4.3 交接班内容:
4.3.1 上一班的生产工艺和工作程序以及生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4.3.2 对下一班的工作、产品质量要求与具体技术措施。 4.3.3 生产工具、备品备件所处状态、数量以及设备运转和使用情况。 4.3.4 本班人员的出勤情况和未出勤原因。 4.3.5 安全生产的要求和措施,有否发生事故,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情况。 4.3.6 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设备维护的要求和有关通知。 4.3.7 生产、设备维护的原始记录和注意事项。
5 考核
5.1 交接班人员必须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对口交接班,不准只由班组长或其指定人代表进行交班和接班。 5.2 接班人员未到,在岗人员不得离岗,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或调度汇报,请示处理办法。 5.3 按交接班内容认真填写好交接班本,各项内容经确认后其交接班的班长和岗位负责人都必须在交接班本上签名和签署时间,以示确认和负责。 5.4 交班者要按本制度进行交班,如未按规定办,接班者可以提出意见,要求交班人员立即补办,否则可以不接班,并向有关领导和调度报告,请示解决。 5.5 各单位领导必须对所属岗位的交接班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的领导也要履行签名和签署时间等手续。 5.6 违反交接班制度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6. 交接班“十交”“五不交”
十交:
1、交本班生产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 2、交设备仪表运行情况和使用情况; 3、交不安全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 4、交三级过滤和工具数量缺损情况; 5、交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和为下班做的准备工作; 6、交原始记录是否正确完整; 7、交原始材料使用和产品质量情况及存在问题; 8、交上级指示,要求和注意事项; 9、交岗位区域卫生情况; 10、交跑、冒、滴、漏情况。
五不交
1、生产不正常,事故未处理完不交; 2、设备问题不清不交; 3、区域卫生不干净不交; 4、记录不齐、不清、不准不交; 5、车间指标任务未完成原因不清不交。
|
评论人: 匿名网友 | 发布日期:2013-09-03 17:56:42 |
算是非常详细的管理制度了。 |